1、打牌是四个人共同的游戏,因此,不能只注重自己及自己的对家有什么牌,出了什么牌,还更要注意敌家出了什么牌,并判断他们手中还留有什么牌。高明的牌手一般是把百分之三十精力用于考虑自己的牌形,而把百分之七十的精力用于关注其余人怎样出牌。
2、在判断自己手中的牌是否是好牌时,一般人往往注重握有多少主牌和大牌,而忽略了总体的牌型。其实有时候牌型比大牌更重要。原因在于打牌有点田忌赛马的味道,在于出场秩序的合理搭配。加上“双扣”又有“对子”的优势因素,所以牌局较为复杂,故大牌多,不一定就能占优势。
3、打牌是两个人相互配合的艺术竞技,因此,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对家是怎样出牌、垫牌的。同时,每当自己手中的牌出的把握不大时,就一定要设法把出牌权交给自己的对家。这就好比是在球场上赛球,优秀的运动员都会很注意向自己队员传球。
4、以总的形势论,打牌中,自己坐庄的机会明显少于不坐庄的时候,而这种情况又可以分为给自己的对家当副手和与敌家相对两种情形。前者需要当好配角,充分理解对家的意图,配合作战,以“防守”为主。后者则是要作为“在野党”推翻庄家,以“进攻”为主。一般作为前者时自己不负有保底的责任,有了机会就要出王牌,出优势牌。以求占据出牌的主动权,配合对家“防守”。这时候比较忌讳“惜大牌”而不出。出了大牌除了占据主动外,还会给自己的对家一个明确的信号,即谁的手中握有王牌和关键牌,以利于对家对牌局的判断。而作为后者时,则是以适当隐蔽为好,让庄家猜不透大牌在谁手中。一般都是不见“分”牌不出手。